第一零三章 人生百态


    三爷爷的屋子在村子的靠里的一个角落里,背靠着一个水塘,面临着一条土路。
    土路是供人上山下山走的,每天村子里的人要上山,都会打他门前经过。
    这些日子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怎么好,村里知道以后,就雇了他隔壁的一个鳏夫照料他几天。
    老年人觉短,隔三差五的都会醒一次。
    等鸡叫三遍,那鳏夫起来上茅房顺带想喊三爷爷一起去的时候,这才发现三爷爷已经走了。
    鳏夫的胆子大,当时没有惊慌失措,反倒是伸手摸了摸三爷爷的身子,觉得身子还有一些余温,这才看了看屋子里的那口老式座钟,记下了时辰。
    我们到的时候,三爷爷的那间土砖房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乡亲。
    大家群策群力的在屋子外头,用竹子和雨布搭建起了一顶简易的帐篷,方便那些来奔丧的人歇脚。
    三爷爷没有子女,自然亲戚也就少。
    屋子外头靠墙的地方,稀稀落落的摆放了三个花圈。
    其中有两个,还是村委会和大队部送的。
    剩下的那个花圈,看落款还是我爷爷送的。
    三爷爷的遗体就摆放在堂屋进门靠右手的位置,睡在一扇门板上,头顶前方点了一盏长明灯。
    不知道是谁弄了几个蒲团放在长明灯前,用来方便人们的跪拜。
    爷爷拄着拐杖,搬了条凳子坐在三爷爷的身边,他要在这里看着他弟弟入殓。
    “金龙回来了,金龙回来了!”
    我爸才一露面,乡亲们就纷纷上来打着招呼。
    不是我爸在村子里有多么高的威望,而是乡亲们都知道,我爸小时候是受过三爷爷恩惠的。
    眼下没人肯出头将丧事给办了,他们打心里希望我爸能站出来承这个头。
    有人承头和没人承头是大不一样的,有人承头,乡亲们顶多就是送个10块8块的丧礼钱。
    要是没人承头,最后村委会压下来,每家可就要出好几百了。
    这些人,心里的算盘打得精着呢。
    “爸,你坐在这里干嘛?老二老三他们呢?还没回?”
    我爸进到灵堂,带着我和我妈恭恭敬敬的给三爷爷磕了三个响头之后,起身问一旁的爷爷道。
    “我就在这里瞅着,我要看看我这兄弟是怎么入土的。
    将来啊,我也会像他这样。”
    爷爷老泪纵横的在那里说着。
    “老二老三没回来呀?”
    我爸找到开水瓶,给爷爷倒了一杯水又问道。
    “哎!
    他们都忙。
    老二刚接了一个基建的工程,老三去温州进货去了。
    老四在税务局吃公家饭,端人碗服人管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