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 消失的家族一(第2页)


    “是个小孩?!”
    她差点惊呼出来。
    郑沨伤神的捂着头,“没错。
    是个八、九岁的小男孩。
    药店老板说,三个月前,这个小孩找到药店来,说他母亲病了,没钱抓药,想拿这幅画换些药材。
    他们一看就知道画是假的,但那孩子软磨硬泡着实可怜,只好收了画,给他抓了一次药,之后就再未见过他。”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小男孩,一般没有营生的活计,比大人可难找多了。
    关键是不能随便按个罪名,满城的贴搜捕的告示。
    他们累了好几天,窃贼的身份看似近在眼前,其实远在天边呢。
    “不要钱,只换药……”
    苏小舟眼前一亮,“那他一定住在药店附近!”
    李渔摇摇头,“一开始我们也是这么想的。
    可是召集西市各街闾长们看过之后,没有一个说见过这个孩子。
    所以,他并不是常住西市,而是专程去换药材的。”
    “一个小孩子,离家很远去换药材,而且找了一家伪装成药店的黑金铺……为什么不去当铺呢?拿画换了钱,再拿去买药不是更方便?”
    苏小舟托着下巴,百思不解。
    郑沨眼波一动,“说明他知道这幅画是贼赃,不可以拿去当铺。”
    苏小舟点点头,“既然这样,画卷就不是他偶然捡到的。
    只要找到他,十有八九能抓到窃贼。”
    症结又回到如何凭一幅画像找一个孩子的问题上。
    长安城泱泱几十万人,想要找一个不知姓名的孩子,简直如同大海捞针。
    “这孩子能找到这家黑金铺,或是有人指路,或许曾经跟家里大人去过,只能边找边查有相关案底的人了。”
    郑沨说完,目光转向李渔。
    这个案子,一共两条线:黑金铺、盗墓贼。
    沿着黑金铺这条线,他们找到了卖画的小孩;盗墓贼这条线,一早就商量好了,由李渔进京兆尹府卷宗室找有案底的嫌疑人。
    第一天她就和苏泊沧潜到皇陵附近看过,陵园封土并没有毁损的痕迹,说明盗墓者有刻意掩盖,一方面手法利落、心思缜密,另一方作案的时间充裕。
    另外,高祖献陵是堆土陵,陵台形如覆斗,封土下有流沙,墓室内机关重重,绝非一般的小贼能够进入。
    由此看来,盗墓贼必是高手,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积淀深厚的盗墓家族。
    “昨晚看了一夜卷宗,差点瞎了。”
    李渔掏出一张纸,摆在他们面前,上面写了几排名字,其中几个画着红圈。
    “自魏晋以来,乱世中出了不少盗墓摸金的家族。
    到了本朝,太平清化,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洗白,后世子孙很少继续这方面的勾当,家学也早就丢了。
    剩下三家,近三十年内留有案底,分别是陇西张氏、湘南吴氏和益州陈氏。
    我从户部查过了,这三家里从十五岁到五十岁,有能力挖坑下地的一共有六十八人。”
    “这么多!
    得查到什么时候?”
    苏小舟一阵头皮发麻。
    李渔不以为然,“别嫌多,这只是主枝,要是加上旁系侧枝,怎么也得三五百。
    想来家族绝技不会轻传,才把那一部分排除了。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