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7章 齐格蒙特一世来访(第2页)
而且,这一点,也表现在了后来的刺刀上面。
二战的时候,还比较流行匕首型的刺刀,可以刺,可以砍。
但二战后,五六半步枪在设计时,直接抛弃了刺刀的刀刃,改为三棱军刺。
因为,三棱军刺的杀伤力特别大。
后来,实战的步枪都使用折叠型的军刺。
只有仪仗兵的步枪,才使用匕首型的刺刀。
因为,匕首型的刺刀好看……
……
所以,马林对于士兵们训练如何把长矛率先扎入敌人体内,而且,需要扎到要害部位,是规定很严格的。
在训练中,胸甲外面罩着的黑布被敌人沾了石灰粉的“枪头”
刺中后,不但该士兵要退出群殴,裁判人员也会根据被刺中的部位,给对面成功“杀敌”
的士兵打分。
越靠近心脏,得分越高。
而且,作战中,士兵也可以自行判断。
比如,敌人刺中的部位离心脏很远,则允许继续作战较短的一段时间。
若是刺中心脏部位,则必须立即退出战斗,否则,将会受到处罚。
经过评分机制,配套上一定的奖惩措施,马林相信,那些长矛手们,使用长矛作战时,捅刺敌人,会更加的快很准。
对于那些经常快速地把“矛头”
捅在对手心脏部位的优秀士兵,马林还允许予以一定的表彰和奖励。
奖励未必很多,但表彰,会很大程度上满足士兵的虚荣心的。
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合适,说荣誉感更好点。
但实际上,二者的差别也不是很大。
马林记得,上辈子自己被学校表彰,傻不拉几地举着奖状上台被人当猴观看时,内心是极为骄傲的……
……
对于发明了“群殴训练法”
的萨卡拉,马林也没亏待,不但上调了他的年薪,还去掉了其“英格兰军团代理军团长”
的“代理”
二字,使得萨卡拉成功地成了一名高级将领。
另外,马林把改良后的群殴训练方法,也回传到了纽卡斯尔。
而且,马林还给萨卡拉送去了2000套马克西米利安式胸甲和带活动面罩的铁盔,作为新的群殴训练法的道具。
毕竟,新的群殴训练法,若是没有护具,训练会造成不少的伤亡的。
当然,全部使用正规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的胸甲和头盔,锻造中心的产能也跟不上来。
怎么办呢?
马林在视察狼牙突击队和殖民军队的训练时,看到殖民军辅助兵种身上穿的很像“麻将垫子”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