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 贾诩反击(第2页)
早知道结果是这样,吕布还不如大军突然袭击宛城,结果都比现在要好上一点。
“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!
将裴将军麾下一同诱敌的屯长、军侯、军司马全斩了,人头宣示全军。”
吕布说道。
裴元绍昏迷,但是这些军侯、军司马并未昏迷,他们不但不执行军令,反而将敌军带到大营来,导致军情暴露,不斩不足以正军令。
吕布要和前日饶恕士兵的柔相辅相成,刚柔并济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三十多颗人头宣示全军,让这群乌合之众噤若寒蝉,哪些无视军令的士兵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,一个个开始规规矩矩的用心做好上面吩咐下来的军令。
“臧霸明日统领二万五千人全力抢收粮食,将附件的百姓一律请来帮忙。
吕蒙率领五千人盯住宛城内守军,一定不能让宛城守城出城干扰我军收割粮食。
我带兵五百弓骑营南下安众,监视对岸安乐城内张绣大军,注意时刻支援我。”
吕布下令道。
有弓骑营游离在淯水西岸,张绣也不敢全力渡河,只要吕布在他回援之前抢下宛城粮食,为后面击败张绣打下基础。
“子明要小心胡车儿,他跑步的速度比你战马奔跑还要快,一旦他出城来战,别斗将。”
吕蒙武力比较低,两人未交过手,吕布估计不出两人谁的战力更高。
他没接到胡车儿战死的系统通知,还以为胡车儿没死呢。
系统根本就不承认胡车儿是员大将,所以吕布没收到消息。
安乐张绣于午夜时分接到张泉派来的信使,当看到张泉的佩剑,张绣惊得睡意全无,张泉连战报都来不及写,可以想象宛城危机到什么时候。
他等不及天亮,连忙派人请贾诩来军中商议。
贾诩还在大帐外,张绣迫不及待的冲上前抓住贾诩胳膊:“吕布围攻宛城,想必先生已经知道了,可有退敌之策?”
“我已经知道了。
眼下有三策可供将军选择,下策即刻回军宛城救援,中策沿淯水北上襄城邀曹公共同伐吕布,上策就是南下新野和刘表大军夹击平春、义阳一带的正在督挖河道的吕布大军。”
贾诩说道。
“中、上两策无法及时援救宛城,岂不是军中将领家眷尽失?还请先生为我解惑。”
张绣不明白为什么无法救援宛城反而是上策。
“回救宛城看起来是眼下最好的决策,不然,吕布岂不会在淯水派军监视我军,等待我军半渡时出击,能否安全渡河还未可知,即便渡过了淯水,也未必能击败吕布大军围困的宛城。
所以只能是下下之策。”
贾诩继续说道:
“若能北上襄城,联合曹公攻伐吕布必定能让吕布心神不宁,加上荆州的刘表北上打击,吕布必败无疑。
这本来是上好计策,我猜测吕布一定会在鲁山布置了重兵,想要北上襄城就要先击败鲁山吕布布置的士兵,故而从上上之策变为中策。”
“南下新野远水无法解近渴,是最不可取的策略。
既然是最不可取的策略,吕布一定未多做防备,可攻其不备,可迫使吕布率军来南下救援张辽等人,宛城之围解也。
这中策便成了眼下最好的计策。”
贾诩一口气就将各条计策的优劣分析出来。
贾诩不知道吕布对攻下宛城的决心,如果他知道吕布最终是要进关中,绝对不敢将置宛城不理,他以为吕布一旦攻城失利就会退回汝南。
“若是南下新野,一旦宛城有失,若之奈何?”
即便贾诩分析了所有计策的得失,张绣担心宛城依然不知如何取舍。
“将军被急切蒙蔽了心智。
若胡车儿将军尚在,宛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城确实无法久守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